明初,朱元璋就下令将城隍纳入官方祀典,城隍就这样被官方“提拔”,不同地方的城隍也都被分了不同等级,比如京城城隍是“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而且朝廷规定,每个县城都必须要修城隍庙,属于是强行让民间认识、祭拜了;一样的,每个卫、所也都有城隍庙,士兵也都会去祭拜。
为什么要写城隍这个话题呢?因为在明朝,关公和城隍几乎是一个平等的地位,庙宇都遍地开花,不管是民众还是兵人、官府还是商人,都很信奉。更更有趣的是,关公在运城(关羽出生地)、荆州(大意失荆州的发生地)也是当地的城隍爷,关公本身自带的守护神身份就让人更加认为他作为一个城隍爷很合适。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