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清朝的衰败,总的来说就是妄自尊大,目中无人。晚清未能提倡的一点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提出了,但没有实施(表面上是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废科举)。这一举措其实在几百年前在他们的祖先那里就已经被用过了,清朝怎么夺得中原人的天下并治理这么多年的?从汉朝起,我们就知道“马上打天下而不能马上治天下”,治天下需要的是“文治”,然而“野蛮”(中原人视角)了世世代代的“边缘人”当然也是不可能用他们那一套在草原上适用的统治术,对于他们来说,我们也是“蛮夷”(应该是和他们不一样,是作区分),所以他们当时也算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了,人家不仅用你的制度,还用你前朝的遗老,帮着人家治理。对百姓的区别应该只是治他们的人换了一批,还有就是满族人可能是认为光用汉人的那一套彰显不出自己的“权威”,于是就让人剃发易服。慢慢地,满族的人也在被汉化,人家也并不抵制汉学,因为他们清楚知道,这里的人都是世世代代接受汉学教育的,自己不能不变;到了清末,又是面临差不多的情况,清朝的做法是选择坚决抵制,连带着底下的汉人们一同遭殃,哎,说到底,如果清朝的子孙不“忘本”,在危机时刻,只需要看看自己的祖先是如何应对的。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