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对曹操一贯的印象就是心狠手辣的枭雄,三国演义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很坏的人,说出了“宁可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这样“厚颜无耻”的话,他杀了收留他的吕伯奢一家,还违背自己的主子董卓,从哪一点来看确实都不像是一个“好人”能做出来的,但是他确实在乱世闯出了一片天下。
从家国大业上说,推翻了奸臣董卓,带领军队征战四方,最后统一了北方,扶持汉献帝。他做的似乎都是一个“英雄”应该做的事,而其它一些“不道德”的事也可以说是为了后面的丰功伟业所做的铺垫。但是如果站在传统儒家视角看他做的一切,不光跟自己的主子反目成仇,而且杀了救命恩人,这甚至可以说连人都不如了。三分天下之后还扶持了傀儡皇帝,自己偷偷在背后操纵,这也是不忠不应当做的事,所以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
但为什么当朝的世人没有骂他唾弃他?因为他是赢家。他扶持汉献帝增加了政权的正统性,和作为“皇室后裔”的刘备抗衡,他自己也不称帝,做事都是以皇帝的名义来干,让其他人都没地方说,可见是真的做到了“滴水不漏”的程度。应该说,几乎乱世中最后能成为赢家的人,不光野心大,还要心狠手辣,做事处处都是心机。
文章有(1)条网友点评
你讀歷史應該知道 司馬家族篡曹魏也用了幾代。也需要皇帝作爲傀儡,你看看那段歷史就知道 沒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