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uxnu'blog

清朝的衰败


avatar
aeuxnu 2025-03-01 251

香港本地人都会英语,除了粤语英语大概是他们的“第二母语”了,香港的英语普及率比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高。因为香港曾是英国殖民地,被统治百年,清朝的衰亡基本可以从鸦片战争失败割让香港开始算起。在清末中国的地位简直是一下从高峰跌落低谷,因中国在“不合时宜”的时候闭关锁国,就招致外邦人的不满,认为中国总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现世,所以就有点像要挑战权威一样的尝试和大清开战,这一战让双方都发现自己都被蒙了在鼓里。双方都发现清朝其实没有那么强大,甚至可以说国力很弱。清朝一直在世界上疆域较大,其他国家自然而然地认为文化也很先进,默认他是老大,这就导致清朝和周边小国形成了“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藩属国每年给中国上贡礼品,反之,这老大要在小弟有危险时保护他们作为回报,以示“礼尚往来”。 虽然这两种关系拓展的范围不大,在世界上也颇有威名,也让其余国家也对大清诚心敬意。

“和富国做贸易是双赢,对付小国穷国就要用掠夺、征服的手段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么大的领土人口,仅仅对外开放广州一个港口用来外贸,别国当然会产生不满,和清国谈判又屡屡失败(马格尔尼赴清劝引失败就是典型案例),英国尤其就此不满,因英国人民对大清产的茶叶特别依赖,但大清不缺内需,又不能达到物易物的基础,所以英清往年贸易就是以白银换茶叶,茶叶是植物,耐得住消耗,白银是矿物质,再怎么多也不能只出不进,这就使英国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然后英国就往大清运输鸦片,全国各地不同阶层都染上了吸鸦片,这就为它“制造”了“内需”。百姓被祸害的民不聊生,英国却作为以物换物的条件来跟大清这个“富国”做贸易。那大清此时就被动了,于是林则徐虎门销烟(这没做错,本国政府为了国民也不得不如此),那英国觉得实在是“忍无可忍”,就引发了鸦片战争,战后双方都异常震惊。清朝震惊于自己为何如此落后(闭关锁国),他国震惊于为什么清朝这么弱自己却没有发现(被世俗眼光所影响。?)。那既然他国已经知道清国是弱国小国,那么让自己能得到最高利益的方式就是以战争剥夺来东西让自己享受。

其实清朝确实有些“自作自受”的意思,他们其实觉得自己没做错,毕竟他们采用的是中国土地几千年固有的统治方式,他们的落后要怪没有因时代改变自己的统治方式。如果早点开放外交、贸易,也可以和世界领先的国家并齐,不至于下场这么惨了。

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