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人人都用手机电脑,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事都可以用网络解决,不仅能在网上娱乐,也确实能在网上学到很多东西,以前的文献典籍的资料现在都在网上上传,查询极其方便,数据时代之前的“考古”都需要去图书馆一本一本翻书,现在只要搜索几个关键词都能检索出一大堆结果,但是这些东西大多的都不是自己想找的,一千条里八百条都是与自己心里想的无关的,只是这个词在中出现了而已,所以怎么“用”也是一门学问。
听了好几个黄一农教授的讲座,知道了聪明人怎么做学术研究,他提出了“e考据”这个名词,指的就是用电子资源进行考据的方式方法,而且搜索的时候需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目标,如果目标太广泛,相较于翻书无疑是更大海捞针,比如研究医疗史,不能搜中医西医历史,这样看的都是别人研究的结果,正确的是,去看一些地方以前的记载,县志或是其他的关于当时医生诊治的手记之类的。例如,以前看别人的研究结果认为西医是为了和中医对抗才来中国发展,现在看了一部分的资料发现西医进入中国的契机是有医术的西方人到中国是给来中国传教的教父看病,因为很多人从本地到外地都会因“水土不服”而生病,之后发现可以通过给华人治病,用间隙给病人讲他们的思想是更有效的传教手段(西医确实效果好,传教结果自然不差),病人的病一好,再加上心里有了“God”的概念,也会认为是God治愈了自己的灵魂;到现在,西医才是占医疗的主导地位。
所以现在在网络学习、查资料都很便利,不用只被别人的调查结果影响,重要的是怎么查、会不会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