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被教育的就是“被欺负了要还回去”,做所谓的“强人”,但是也不能欺负别人,所以简单来说就是“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所以要做的是一个中性人,既不无缘无故找事欺负别人,也不懦弱的被别人欺负。
虽说从小是这样的教育,但要是走到社会上就会发现自己免不了受上司的刁难,自己还不能还击,于是就要“忍”。“忍”也是一种智慧,不管是安世或是乱世,寄人篱下都要会“忍”。你想,在古代,文武大臣要么头脑发达,是谋臣,要么四肢发达能上阵杀敌,是武将。都是各有所长,但有的人不那么有才四肢也不算发达,那么他们要在一群“精英”中活下去就比较难,既然没有天赋,就要以长补短,自己没有和别人争吵的底气就要隐忍,所以那些“唾面自干”的人其实并不是懦弱,只是他们想要生存下去就得这样干,但是,就算一个人光隐忍也不行,要混下去首先得迎合讨好上司,再是自己努力,对上司忠心。为什么古代很多高官贵族之信自己的家奴?其实就是因为相信家奴,所以普通人过得好就得想办法让自己跻身于领导心里“家奴”的行列。这时候也不管什么“尊严”,这就是心里博弈,要么得到自己所谓的尊严,要么失去“尊严”,为以后得到更大的好处。“忍”是一种比“睚眦必报”更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