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曰:“漕,水转谷也”,漕运主要是指水运,尤其是水运谷物,但不专于谷物。历史上清朝查出漕运贪污事件,后来改革为海运。那为什么非得“运”呢?不运不也就不会存在贪污事件了吗?
因为“南粮北运”是朝廷的重点工程,连皇帝吃的粮食都要靠漕运运到帝都。到唐宋之后才有这一现象,秦汉以来,北方是粮食主产区,政治中心也在河南陕西那一片,也不存在粮食需要运输的情况(各个地区自给自足)。唐宋以来,江南的水稻崛起,南方经济飞升,这是经济中心南移。元朝统一中国之后把帝都定在北京,其实也是想控制北方其他游牧民族的存在,后来明朝迁都北京也是考虑到北京的地理位置确实对朝廷控制边疆有利,但是经济中心南移、政治中心北移,自然正常维持不了以前的政策,于是从元朝开始就开始用京杭大运河运送必要的粮食,因为南粮北运很重要,所以也是远近闻名的肥差,皇帝虽然对下面贪污很生气,但是也不可能废除,后来就改革为“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