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e

ai做高考题接近满分,普通人的出路何在?科举和高考往来的意义是什么?

前几天“ai做高考题”这个话题爆火,最顶尖的ai甚至能考得接近满分(语文作文、数学真题),比99%的考生考得都好(详见),这不禁让人想到,ai发展之后,人类的出路何在?连大多数人学了十几年都不一定能考得好成绩的机会,ai却可以接近满分,以后很多工作也会被ai代替,普通人考试到底是为了什么?

古代,高考对应的是科举,科举和高考都是普通人或寒门子弟上升的途径。著名的“范进中举”这一故事里,五六十岁的范进原本被邻里嘲笑,连做屠夫的丈人也天天讽刺;中举之后不仅丈人的态度改变、甚至达官贵族也来嘘寒问暖,有钱的送房、没钱的甚至把自己送去当仆人。这前后态度的变化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说明地位是一下从低谷到顶峰的。从《金翼:一个家族的史记》里,黄家的大哥对家里有意见,因为自己弟弟念书花了钱,而这钱原本是要花在家里的,在古代农村就是这样的思维,觉得“念书花钱不挣钱、费时没出路”,考上的概率千万分之一,更多的家庭是不敢赌的,本来收入只能勉强饱腹,怎么又能为家里添这一大笔开销呢?

很有意思的来了:有些胆大的人想通过作弊中举,这当然是很难的,穷人背负着压力读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书,别人可能从没读过书,只是通过抄就超越他人,官府当然必然是要禁止这种现象发生的;但是禁不住“人才”,古时科举带的小抄,《五经全解》总共30w字,被写在一个几厘米的小本里;有更大胆的甚至买通考官,一路顺风,字都不识几个的人都能中举当官(作弊方式)。

科举和高考上岸的概率都极低,近年大家发现高考卷子开始用武装车押送,高考卷子成了国家级秘密。明朝之后,政府对科举就开始重视(朱元璋对于底下的学子过于信心,认为官府的人不会被买通、考生不会做出带小抄这样不道德的事,事实证明他还是低估了人心险恶,反而导致明朝官员水分过大),乾隆在作弊案发生时异常愤怒,下谕旨、反作弊:“士子服式:帽用单层毡,大小衫、袍、褂俱用单层。皮衣去面,毡衣去里,裈裤绸、布、皮毡听用,只许单层。袜用单层,鞋用薄底。坐具用毡片。其马褥、厚褥概不许带入。士子考具:卷袋不许装里。砚台不许过厚。笔管镂空,水注用磁。木炭只许长二寸。蜡台用锡,只许单盆,柱必空心通底。糕饼饽饽,各要切开。此外字圈、风炉、茶铫等物,在所必需,无可疑者,俱准带入。至考篮一项,如京闱用柳筐,柄粗体实,每易藏奸。今议或竹或柳、应照南式考篮,编成玲珑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检。至裈裤既用单层,务令各士子开襟解袜,以杜内衣夹带之弊端……”,方方面面都加以防范,这不仅是给正常考生的交代,也是给全国上下人民的一种负责。

当ai做题已经能超越正常人水平接近满分,普通人耗费将近二十年换来的成过在ai面前甚至不值一提,那高考对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呢?

文章有(1)条网友点评

发表评论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user_ID in /www/wwwroot/aeuxnu_xyz/wp-content/themes/boxmoe-dove--master/comments.php on line 49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user_ID in /www/wwwroot/aeuxnu_xyz/wp-content/themes/boxmoe-dove--master/comments.php on line 72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user_ID in /www/wwwroot/aeuxnu_xyz/wp-content/themes/boxmoe-dove--master/comments.php on line 107